《傀儡戲院》L'alpha

l_alpha



故事很簡單: 一個女大生因為住宿處發生火災,無處可去,就被戲院的人收留。對方要她做的回報就是「看書」,看完了跟他分享想法。有這樣便宜的事嗎?有的,對方就是這樣善意啊,但女大生感覺防衛心也是挺重的,便是不信。所以就來場鬥智辯論,就是要知道對方「幹嘛收留」自己。

confess: 實在也不是我喜歡的作品,我認為不大有驚奇感,「最最後」的結局有點出乎意料,只有一點點喔,但整體發展,不是很緊湊、也不是很有動感,就悶悶的。作品開展,大致就是這樣,悶悶的發展,沒太多高潮點,若真要說,我想大概就是結尾那一筆吧,有點像是我看電影/影集 《宅女驚魂記》的感覺,就最後反將對方一軍那般。

雖是說它悶,但作品還是探討比較有意思的「身份」問題,identity這東西有點有趣,這幾年不斷有一些當代作品探討身份置換性,大概就是一個人如何能替代另外一個人生活?要做到什麼程度?

「身份置換」這個把戲可以玩的東西很多,《傀儡戲院》只是在玩初階的,要把對方雕塑成一個完全不同的人,要對方就此取代人生,但人心能說想雕塑就成的嗎?何況主角又是如此防衛心重的女大生。身份置換有很多層面可以探索,此作涉及的,是初階也粗略,當作一般性懸疑作品閱讀便是,實在也沒太多需要深入思索之處。

《第十四道門》Coraline

gaiman

Coraline跟父母剛搬到一棟老公寓,樓上有個怪老頭(Mr. Bobo)一直說他在訓練老鼠馬戲團,還有樓下住一對老小姐(Miss April Spink and Miss Miriam Forcible)一直緬懷當年他們在當演員的燦爛輝煌。Coraline的爸媽雖然很愛她,卻太忙老是要Coraline自己去找樂子。那時下雨天,她數完了房子內藍色物件的數目後,開始打開住處的所有的房間的門,共有14道門,其中13道都沒上鎖只有第14道上了鎖,她問媽媽門後是什麼?媽媽說只有牆啊。Coraline不相信,要媽媽打開它,就是牆,沒錯。


有天Coraline卻發現奇怪房門明明是關上的,為什麼開了個小縫呢?她也不管樓上的Bobo先生告訴他老鼠跟他說要轉告Coraline不可以走進那扇門,也忘記Miss April Spink and Miss Miriam Forcible幫她讀了茶葉占卜,告訴她她有危險的事接近,她開了門...

牆不見了,她穿過長長的走廊,來到一個跟她家一模一樣的房間,那裡也有長得跟她爸媽很像的The Other Father and The Other Mother,只是媽媽的臉像紙一樣蒼白、頭髮又黑又長、身高也比較高、手像爪子一樣長,而且the Other Parents眼睛不是眼睛,而是黑黑的紐扣。這邊的書很好看,會動的。這邊的食物比家裡的好吃多了,但她還是想要跟自己的爸媽在一起,就跑回自己原先的家,爸媽不見了,她懷疑爸媽被壞的the Other Mother給綁架了,無論如何,她一定要把爸媽救回來,還好有隻可以穿越兩個空間的黑貓當她的指導陪伴她,一定不會太孤單的...

這是我小時候最愛,到現在也還是最愛的冒險故事,小女孩Coraline穿越兩個世界拯救爸媽的故事,好看到我把書翻爛了,又去買兩本回家收著,還有一本graphic novel、另外還買了原聲CD閱讀,連動畫版本也不錯過的喔。小時候,就是覺得很好玩,房間裡有一道門可以穿越世界,還像英雄一樣拯救爸媽回來。Neil Gaiman刻劃了一個神奇的異世界,相同的、卻是危險重重的、還有一個Villain角色,等著Coraline去打敗。

雖然險象環生、雖然很害怕,但是爸媽被綁架了,怎麼可以害怕呢。架構這種有畏懼卻勇敢的Coraline深深吸引著我,加上刻劃的世界太有樂趣了,有老鼠、還有會說話的貓咪、還有像走入畫裡的感覺,The Other World創造在熟悉卻未知的世界,異世界的架設令人著迷,可以冒險、犯難、可以用智慧拯救大人,這不是所有小孩的夢想嗎?而且那地方那麼像糖果屋,我相信Coraline才不會傻到要待在那裡呢。Coraline不是純真到蠢的小女孩,她的心裡是有明辨善惡的能力。就是這樣的世界、這樣機靈的主角、這樣設定的情節讓我喜愛不已。

不過,實在不知道為什麼,後來身邊的朋友都說很像鬼故事...我自己是超級怕鬼故事的,但是這本書不會讓我害怕,純粹就是冒險性的兒童讀本。我一直認為,讀者與文本之間的可動性詮釋是很有趣的閱讀現象,閱讀背後必然涉及了讀者自身的經驗,社交的或是閱讀上的。

以一種成人世故的角度閱讀,自然會覺得小孩子不可以冒險、你看你看冒險就是會遇到危險,這樣的心態閱讀,Coraline就變成一本恐怖甚至警世意味的靈異作品,這樣是能夠享受到驚恐與喜悅的雙重刺激那便是樂趣所在。要不就讓自己蠢一點,像我這樣,不要想太多,相信邪不勝正,相信勇敢的Coraline一定可以把爸媽跟其他被囚禁的生靈救出來便是,不恐怖的,況且那隻黑貓講話那麼好笑,有牠作伴,真的不用害怕。各種詮釋都帶出不同的閱讀風情,沒有說世故不好、也沒有說直接單純閱讀情節不好,因為蓋曼的作品就是有種讓大人小孩閱讀都覺得過癮的特質。

Coraline Neil Gaiman 第十四道門 尼爾 蓋曼

《佛羅倫斯月光下》Up at the Villa

maugham

時間落在1930年代的義大利,Mary Paton,30歲寡婦,現住在友人提供佛羅倫斯一個16世紀的莊園,過著單身愜意的生活。她有一位追求者是在她還小就認識的父執輩朋友,算是父親老友,Edgar。瑪麗當然也知道Edgar一直以來對她的心意,就在要確認當上印度總督前,Edgar就跟她求婚啦。出於矜持或是出於需要小心考慮,Mary說三天後再給他回覆。


這時,在宴會上遇著了一個女性關係聲名浪蕩的英國男子Rowley Flint,有了進一步接觸,期間Rowley大概也表示了對她的興趣,但Mary怎麼可能讓自己再步入所托非良人的窘境,當然就是回絕對方釋出的情意。回程時卻偶遇了宴會上認識的小提琴手,Karl Richter。良辰美景,瑪麗出自於這位奧地利難民,就邀請這位23歲的年輕小夥子回到住處,吃點東西,後來滾上床,此為一夜情是也。

人家女人出自同情跟這位青年上床,可身為難民的青年可不這樣認為呦,一方面自己是難民,對生命早就不認為有什麼期待,突然來了位美麗佳人,給了他希望,又告訴他她只是憐憫才跟他上床,而且自己即將結婚了,當然是絕對不可以見面。

這浪漫關係的兩人起了點小爭執,對方要傷害女人,女人拿出槍來,卻遲遲無法上膛,純情青年說,好吧,你說要我忘了妳,我就讓你一輩子忘不了我,於是就發生慘劇...這下只好求助那位浪蕩子Rowley處理後續啦,這廂處理好,那廂瑪麗卻心裡焦灼,想說還是老實告訴求婚者Edgar好了,他一定可以理解瑪麗的行為的,這樣他們才能安然過下輩子...但是,真如瑪麗認為這樣,還是說就如Rowley所認為瑪麗真是太天真惹,應該如蚌殼一樣,閉上嘴吧...

《佛羅倫斯月光下》是毛姆在1941年出版的作品,作品主要處理了男女關係,算是三角關係吧,求婚者Edar, 花花公子Rowley的示愛,中間還插入了與23歲奧地利難民Karl的一夜情,但其實並不算十分糾葛的那類。因為三位男主角基本上並不在場的互動,充其量是給對方的評價。

毛姆以女主角為主線人物,描繪一個女性對於婚姻與情感關係考量的社會性,其中描繪出來的女主角,可以說是自私、自利也自立的,但也是從古到今女性面臨情感關係的難處,你是要地位匹配還是要情感牽連,你是要情感平等關係,還是要選擇一個他愛你但你不愛他,你是要認清男人對你的「真實」心意還是說你要日後活在謊言之中?瑪麗當然是聰明的,聰明到知道男人心裡在想什麼,聰明到知道自己應該「不要什麼」,至於「應該要什麼」其實就聽從生命安排吧,”that's what life's for - to take risks!”

雖說,作品看來像是一種courtly love, 請容我魯莽分析,像是騎士之愛啦,為了心儀女士做了什麼事,做了啥犧牲之類的騎士精神,而lady是最終決定要不要接受誰的婚約提議啦。看起來瑪麗是很自立的,情感上。不過,仔細一看,瑪麗很多決定都還是基於社會地會、經濟水平。

禁不住想說,如果那位年輕提琴家不是因為難民、窮人身份,瑪麗或許會選擇他,前提是不因為憐憫上床,而是因為兩人共享的浪漫個性。瑪麗可能不會看浪蕩子Rowley一眼,如果不是因為他在Kenya有產業,瑪麗可能也不會跟父執輩求婚者Edgar有任何太多情感空間,倘若對方不有錢,也不是準駐印度行政官。這些倘若就逆轉了所謂的女性自立的假象,最終還是落入一種女從男主的依附關係。

毛姆 佛羅倫斯月光下 Maugham Up at the Villa 心得

《水泥花園》The Cement Garden

cement garden

父親買了了十幾袋水泥,要弄個水泥花園,卻在拌泥半途,倒臥在泥上,先前他就有心臟病症狀。母親開始一天天衰弱,下不了床了,終於也「睡了」。留下了一堆水泥,跟四個遺孤。要怎麼辦才不會被社福機構發現,兄弟姐妹分散各地。


有了,不要讓外界知道媽媽已經永遠睡著便是。水泥、四個孩子、跟睡著的母親,就還是住在家裡,讓媽媽就住在地窖內好了。於是呢,這個緊密關係生活的四的孩子,就組成了一個伊甸樂園,有17歲大姊Julie,16歲大哥Jack,13歲的妹妹Sue,6歲的弟弟Tom,一家和樂。

這本書讀來實在是餘韻無窮,恐怖的感覺要在讀完、回想起來才漸漸發酵。作者擅長使用非常日常的生活片段,寫出日常生活中、人性層面非常詭譎、悚然的心理層面。

表面上,看起來就是一家守住母親在世的假象, 哥哥姊姊主掌家裡大小事,但身為哥哥的傑克一直活在自己的世界,很多時候都是姊姊茱莉再做決定。哥哥愛「發洩」、不斷「發洩」,身上有著「濃濃」的味道。後來,味道漸漸淡了,卻又聞到一種好像從地窖冒出來的味道。姊姊的男友,非得知道究竟不可,這樣才能真正地進去那個密不可分的家庭。

McEwan使用一種讀來極像是心理分析學派當中提到的例如佛洛伊德的Oedipus Complex、亂倫、拉岡的鏡像理論可以支撐出來的人的認同發展,儘管這樣明顯的套套理論可以成形的文本分析,這部作品傳達出來的卻是超乎人類心理層面的探索,想像一下,這些亂倫、閹割、取代父親跟母親上床(亂倫)、認同混淆等等心理學層面的分析變成寫實性的,真實世界上演,超乎論理,變成一部非常悚然的倫理劇碼。

而「新」家庭真正因為某個儀式而成為真正的家庭,又能否因為男友發現真相把地窖的水泥打碎、外人探查這個新生家庭就能夠斷絕已經因為「儀式」成型的關係,就算可以藉此斷絕形體上的關係,將「家」falls apart,我認為,心理上的認同與歸屬,是沒那麼容易拆解。

大體來看,作品雖然短薄,但是意象凝聚、氣氛營造、聲色味等感官描述十分到位,從生理探索到心理,從尋常事物中雕砌出很不尋常、詭異的水泥花園。坦言,讀第一次時,我告訴自己太難了、我不懂,其實是心裡的排斥,只是不想不懂。讀第二次時,我聽見自己在說,其實我懂,這書力道真夠,有夠恐怖的。那種日常的、循序發散出來的驚悚,是比直接看什麼靈異故事還恐怖的體驗。

The Cement Garden by Ian McEwan book review

《床底下的女人》Das Zimmermädchen/Lehrerzimmer

Orths

作品分別是Orths在2003年 (Lehrerzimmer)與2008年 (Das Zimmermädchen)出版的短篇小說。台灣出版社以2008年出版的《床底下的女人》(Das Zimmermädchen)為書名,將兩篇作品合成一本出版。對於Orths的期待,不免有強調現代性下的疏離與荒謬之感。這倒是在「床底下的女人」灼灼出現的,作品開始於一個名為Lynn Zapatek的女人,此女剛從診療所出院,住了半年,進行了一些心理治療之後,她終於接觸了外面的世界。

不過呢,倒也不必替她感到慶幸,出來了,要做什麼事好呢?她無法接受外界世界的寧靜,只能一直動、一直做,在她心裡,她要的,就像是縮成一個小點,再小,再小,直到沒有人注意到她,只要這樣,她就不必對誰負責。似乎跟她母親的routine般的通電話,也使她不耐,而且除非必要,她也實在不想打電話過去,談些言不及義的生活瑣事。

在飯店找到打掃女傭的工作,只要一直打掃,掃得一塵不染,這樣的生活一成不變,但卻足以讓她隱藏自己在工作中、掃除中、器物中、空氣中。然後,不存在。她觀察一切,掌握一切周遭的事物、流動。一天,她因為偷偷在客戶不在的時候潛入房內,來不及離開,潛入床底,便成習慣。跟客人同存房間,同聆聽、同呼吸、了解對方的身份與作息...

這是一篇探討存在意義的作品,有點意思,這個潛入床底的女人,她不要自己的存在,卻採取一種吸收他人存在的法子,與人共存,吸收他人的資訊,甚至「欲望」。不過就是最終她卻變得搖擺,她竟也開始渴望起真正介入客人的生活,也有一點渴望那種同伴的感受,就像她這麼地潛入床底偷聽他人的生活,她也想要有人來偷聽他。

作品其實是處於一種不是太流動的世界,透過一種類似「她說」「她聽到」「她看」這樣的語句,讓讀者耳朵也聽到、感受到、甚至也一起觀看了世界,這樣有意思的角色與讀者共存的空間,進行了一個存在與孤寂的交流,很有意思的現代性作品。

至於,「教師辦公室」(Lehrerzimmer),就太沒意思了,語句、敘述也是一樣的斷裂,也是採取那類「邀請讀者一起經驗」的方式,但一整個悶,情境起伏不大,跟「床底的女人」(Das Zimmermädchen) 風格其實並不一樣,動作多了點,但卻悶了許多。要說點有意義的東西,就官僚系統宰制的社會,荒謬、可笑,但...作品卻可以寫更好一點,可以很有意思的,可惜讀來實在是很沒意思。



Das Zimmermädchen Lehrerzimmer Markus Orths

《虎迷藏》The Night Guest

the night guest

老嫗露絲某夜因為老虎在自己附近驚醒,貓咪也因為嗅聞到異樣生物的氣息而嚇得跳走。打電話給距離自己較近的兒子,卻感覺到對方擔憂又愛笑的回應。似乎自己已經老到無法辨認真實與虛構。也才75歲的自己啊,也還有行動力,能上街買菜料理三餐啊,丈夫離世幾年,自己都還能獨居在這大海邊的屋子,可以看到海的房子哪,也都還可以看到沙灘有人遊樂的聲音哪。


隔天早上,有位看起來虎背熊腰、外觀就像是斐濟人,自稱是政府派來的照護員,芙烈達・楊,來敲門表明身份是要照顧露絲的。由於小時候曾與傳教使命的醫師爸爸到斐濟住過一陣子,便由於這親切感與對方與生俱來的氣魄,讓芙烈達照護她,一天大概三個小時罷了...但夜晚來的老虎,也並未因此就行蹤消逝,其實露絲還是受到威脅,只要想到那不明的虎類進到房間、想到有一天它一定會把自己啃到不見屍骨,露絲就恐懼到不知如何是好,尤其是獨處的時候...

一本獨特的作品,老嫗主角在黑暗裡與老虎相遇,隔天來了位號稱是政府派遣的照護員,外形是屬虎般的壯大,透過主角的敘述,造成了相互指涉的預期,像是這類「老虎就是芙烈達」的魔幻意味。「她」不會是善的、「她」肯定有什麼意圖的、「她」是要吃了露絲的,那外型、個性也絕非善類、「她」就等著露絲卸下心房。讀者在這邊是採取觀望又著急的態度,想看看這隻老虎有什麼招數,嘖嘖,還真循序漸進控制露絲的生活、作息、飲食、情感關係,果然霸道、強勢,要說這不是老虎,誰信呢。

一老一壯年的相處模式,彷彿是權力關係,卻以朋友及被照護人/照護者的關係偽裝,「露絲危險了,一定會出事的!」,就在這樣念頭浮現時,情節卻急轉,老虎竟然出現了,壯年的芙烈達自然該要出面處理,露絲仿若飄蕩在大海中遇到漂木,肯定要緊緊抓著、依靠著她生活中唯一的親密伴侶—芙烈達。

但,究竟芙烈達是不是就是那隻老虎?她搞不好是自己裝成打虎英雌?說不定,她是自己裝成被抓傷、用什麼阿貓阿狗的血? 況且,露絲根本只是感覺老虎的味道跟聲音,也沒親眼看到老虎,怎麼知道會不會是露絲弄出來的把戲?《虎迷藏》就是建立在這樣的弔詭性發展出來的,作品採用第一人稱的敘述觀點,75歲的露絲,讓兒子擔憂,認為媽媽是否已經進入老人癡呆症狀,自己當然是否認的,她認為自己擁有比年輕人還有的青春活力,而且源源不絕。

芙烈達接近她、陪伴她,與露絲熟悉的斐濟的關聯,讓露絲腦海漸漸浮現自己過往青春歲月,斐濟的少女時代、曾經擁有的愛戀情愫,漸漸,視角轉向現實與過去交互掩映,也出現了虛實交錯的狀況,露絲的脾性起伏變大、身形瘦了,開始如芙烈達所言的,亂來、任性。單一視角敘述,虛實交錯,回憶落入現實的滹隙,模糊了現實,虎的出現,加速且「惡化」了狀況,敘述變得更加動搖且因為虎的「身份」關係,讓讀者陷入一種不知所以的dilemma。而這也正是作者聰明之處,運用敘述本身的動搖感,讓閱讀角度呈現多樣且獨特。

作品的迷幻、動搖的敘述明確性、回憶真實交錯,虎的蹤跡、謎樣的斐濟女人,這些特色使《虎迷藏》充滿獨特的魅力,寓言般的警世意味、魔幻感描述、異國情調的想像,交織出一本讀來弔詭又魅惑的作品。

The Night Guest   虎迷藏 時報文化 Fiona McFarlane 費歐娜.麥克法蘭 試讀 心得 書評

《窩囊廢的浪漫情史》Aus dem Leben eines Taugenichts

Aus dem Leben eines Taugenichts

英文書名為Of the Life of a Good-For-Nothing,《窩囊廢的浪漫情史》述說的故事是一個鎮日無所事事的青年,老爸叫他“Du Taugenichts" (You Good-for-Nothing),全篇讀者只知道他這個名字,窩囊廢。

磨坊師父老爸最後看不下去這個懶骨頭兒子,不想白養他啦,便給他一點錢要他離家去瞧瞧外面的世界,於是主角就踏上不知目標的流浪旅程,路途上碰到一些人,見到貴族,並對女伯爵一見傾心,想要贏得芳心,見到對方有意中人只好傷心遠去,卻難忘懷佳人,後來大概是天公疼憨人,一連串機緣巧遇讓命運注定的兩人就兜在一起...


除了許多詩作被作曲家編成曲子讓作家更加聞名以外,愛欣朵夫最令人熟知的小說作品大概就是這本《窩囊廢的浪漫情史》(Aus dem Leben eines Taugenichts)了,成作於德國浪漫主義後期,作品中不乏許多浪漫性質的描述,例如自由、冒險、情愛等等,加上愛欣朵夫詩作原先就帶有的田園詩(pastoral poetry)的風格,讓看似浪徒小說(picaresque novel)的作品風格,少了粗鄙卻增多了沿途風光與情愛冀盼的詩意,更不用說作者設定主角雖是廢柴卻還能夠拉得一手好琴,有引人心醉的歌喉,主角的特質讓作品特質的浪漫屬性有加分了不少,作品中不止運用自述體裁述說自身經歷,當中並穿插了詩體,整本書多了音樂性、節奏感,少了市井習氣。

作品本身的基調是非常輕鬆詼諧的,沿途風光景緻的描繪更也看出是浪漫時期歌詠自然的詩風產物,似是浪漫故事的民謠風,讀來心情是非常愉快的,主角設定也挺新奇有趣,窩囊廢從作品剛開始就是窩囊廢,到最後還是窩囊廢,也沒看他做了什麼大事,抱得美人歸,勉強算他有點收獲好了,唱歌拉琴娛樂大家,性格開朗明快,率真任性的窩囊廢畢竟還是讓眾人喜愛的,沿途真的也沒遇到啥壞人壞事,就說天公疼憨人。